您好,欢迎访问山东果树研究所-落叶果树杂志!

位置:首页>专家风采

原永兵

时间:2014/5/10      浏览量:6124 次   

 

    山东省文登市人。1960年10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园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4年8月至1987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攻读硕士,并获农学硕士学位;1993年8月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分钟及发育生物学系攻读植物生理专业博士;1996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1992年赴意大利罗马果树研究所作访问学者;2000年6月至2001年8月和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两度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园艺园林系作博士后。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果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山东省青年科技标兵称号。1995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莱阳农学院园艺系主任、研究生处处长;现任现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果树分子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和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校长。

    先后承担完成国家973、9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项目及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等各类课题25项。
共发表各类论文119篇;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其中发证书1项,已通知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在审4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1一等奖1项。主要研究贡献:
①系统研究了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从酶学水平揭示了苹果果实花青苷生物合成机理;证明了果实花青苷的积累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防止果面日烧和贮藏期间“虎皮病”的发生。明确了套袋抑制山梨醇脱氢酶活性,降低果实含糖量;发现了套袋果实钙素吸收规律,提出了补钙技术,研发出了防水透气的新型无纺布果袋。发现土壤酸化导致苹果果实缺钙;明确了老果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研制了适合不同需要的酸化土壤改良剂。

    开发了适合胶东半岛等山东苹果产区的矮化自根砧高纺锤形现代苹果集约栽培技术,新建果园达到了国际先进果园水平。
②在国内率先开展水杨酸(SA)在园艺植物中生理作用的研究
     发现外源 SA 能有效地诱导黄瓜对细菌性角班斑病的抗性。证明SA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肌醇脂质信使系统介导的。研究了 SA 诱导草莓等植物对盐、温度等逆境抗性的效应。发现 SA 的生理机制之一可能在于其影响植物体内铁的有效性。发现外源 SA 能通过增强叶片抗光氧化能力而提高苹果树光合效率。
③有效推广先进技术为山东省现代苹果产业做出了贡献
    对研发的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通过省、市、县、乡镇果树培训班、专家大院、示范园现场观摩会及平时参观和电视专题片或专家直播等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技术推广,为山东省现代苹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