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果树研究所-落叶果树杂志!

位置:首页>专家风采

刘成连

时间:2014/5/10      浏览量:6303 次   

  

    1956年12月出生,山东栖霞人;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果树学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农学学士,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1986年在山东师范大学、1991年在华南农业大学、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2000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30年来,一直从事果树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是莱阳农学院聘任的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6人。现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大樱桃分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理事.山东省果品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果品开发协会果袋分会副会长;青岛市农委农业专家顾问团果树分团团长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果树栽培技术与果树生理。在果树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果树产业的宏观发展战略与调控、果实的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果树的次生物质代谢研究方面研究较高的研究水平与成果,主要集中在苹果、桃果实的着色机理与调、果树水杨酸代谢与调控和苹果套袋栽培条件下果实钙营养代谢与调控、大樱桃优质栽培与品质形成方面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重视,是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水果创新团队首批岗位科学家,2008年以来,与原永兵教授一起在国内率先引进和示范建设以M9T337自根砧木为主的“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示范园,取得了苹果“一年定值,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成功示范,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和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水果创新团队等单位和部门在该示范园召开过多次现场观摩会,示范园接受全国参观人数已达数万人以上,受到全国外同行专家和果农的认可和好评,并接受了国外同行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充分肯定,该示范模式现在山东省得到大力推广,山东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都进行过多次报道,这种苹果栽培新模式的改变将促进我国苹果产业进行一次革命性变化,极大推动我国苹果产业的更新换代。   

     1995年-2005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理论成果)三等奖一项,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丰香草莓品种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201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苹果主要品质形成机理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3项(其中主持完成4项,参加完成9项)、国家“973”前期项目一项、农业部“948”项目一项和国家公益性行业体系(农业)专项等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现已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出版专著5本;参编2本。与世界20多个国家的果树教学和研究单位及工作者有合作联系,先后出访过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先后受聘担任过多个省、市、县政府的果树生产顾问;山东省委组织部全省“百名名师送教下乡”工程聘任教师和山东省委组织部第一书记项目组的“科技特派员”。常年坚持为全国果农做技术咨询服务。